详细内容

长乐闽剧:植根民间的艺术

时间:2013-07-08  【转载】   来自于:民俗文化    阅读

  “看戏啦,好戏开场……”傍晚时分,那种踮起舌尖的腔调时不时从某个礼堂窗子里飞出,还含着满口菜饭的,不论老少男女,都赶忙搬过一条板凳,挤进满是人头的堂子里,在声乐的缭绕下回味着香甜的菜饭和苦乐的人生。


  搭起土戏台,唱到大天光,作为闽剧之乡,这已是长乐长久以来的一大民俗了。相比于目前“戏剧式微”的大环境,长乐地区却出现了闽剧的大繁荣。目前,长乐有大小闽剧剧场350多个,遍布城乡,闽剧剧团有27个,从业者达1350人之多。按照习俗,逢结婚、祝寿、出国、办厂等大小喜事,长乐人都习惯唱戏助兴。长乐全年闽剧演出达到6000多场次,全年群众观看闽剧人数达到30万人次,呈现出“村村有场馆,天天有戏看”的繁荣景象。


  长乐闽剧俗称福州戏,流行于福州五区八县及闽中、闽东等福州方言地区及台湾和东南亚华侨旅居国。早在明末清初,长乐就有“泗海”“新泗海”“旧泗海”“厚福党”“厚福发”“草索”“七子”等闽剧戏班。明朝万历年至今,闽剧以福州地区民间方言小戏为基础,综合平讲班、江湖班、儒林班等本省地方戏曲,并吸收昆山、弋阳、徽调和京剧的表演艺术,彼此渗透,融为一体,在20世纪初成为一个较完整的戏曲剧种,称为“闽班”。


  1924年,郑振铎将《紫玉钗》和《墦间祭》送商务印书馆出版,书中正式以“闽剧”取代了“闽班”,标志着闽剧进入多种声腔剧种的成熟期。秦香莲、孟姜女、杜十娘、唐婉,对于这些淋着血泪的历史女性,在长乐,随便叫上一个寻常百姓,也能说得头头是道,时不时还给你唱上两句令人心酸的调儿。


  上世纪20年代,郑奕奏在短短的几年时间,先后成功地塑造了《新茶花》中的新茶花、《孤儿血》中的张桃珠、《钗头凤》中的唐婉,以及《秋兰送饭》《浪子魂》等上百个不同时代、不同年龄、不同身份、不同性格、不同遭遇的悲剧女性形象。他总结出闽剧“素、净、休”与“快、紧、收”六字舞台表演艺术,被誉为“闽剧泰斗”,与梅兰芳齐名,人称“北梅南奏”。他所演唱的闽剧逗腔韵味悠长、缠绵悱恻,流传海内外。


  闽剧的唱腔复杂多样,它由通俗平畅的洋歌、粗犷激越的江湖调、典雅婉约的逗腔以及清新活泼的小调四大类组成,以逗腔为主。辛亥革命后,不少京剧艺人转入闽班教戏,因此,闽剧也吸收了皮黄调。闽剧的介头较有地方特色,它综合江湖、平讲、逗腔、唠唠及本地民间音乐的锣鼓介头发展形成,武场吸收了京剧的锣鼓经较多,但打法略有不同。闽剧的各行当、道白大量吸收福建民间儿歌、谚语、歇后语等,乡土气息浓郁。闽剧的唱功字正腔圆,典雅明快,念功抑扬顿挫,缓急疏密,充分吸收了众多民间方言小调的精华。


  闽剧的方言特色,成为大受群众欢迎的重要原因,亲切的乡音对于平民百姓总是喜闻乐见。倘若你请长乐人看一场《赵氏孤儿》,他们或许更愿用留声机听一段闽剧版的《赵氏孤儿》,听到动人心魄,捶胸顿足。闽剧剧目繁多,据统计有传统剧目1500多个。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《兰桂子》《田螺姑娘》《负姑脱火》等,到七十年代后的《三凤求凰》《状元与乞丐》《鸾凤和鸣》等,都取得极好的演出效果。“闽剧传人”陈乃春,曾以精湛的表演和委婉的唱腔,一举夺得第十届全国戏剧“梅花奖”,成为闽剧的第一朵“梅花”。他主演的《林则徐充军》《赵氏孤儿》《红裙记》等在民间广为流传,其中《红裙记》成为闽剧艺术代表作品,荣获多项戏剧大奖。


  如今,闽剧大戏小戏频繁在长乐城乡各处上演,雅俗共赏,老少男女皆宜,真正成为了一种平民化的艺术。你很难想象,本是一个着短裙穿高跟的时尚女性,当她穿上戏服、戴上戏冠,瞬间变成一个温柔端庄的婉美女子;一个刚刚还端着瓷杯、细细品茶的企业老总,转眼间已在戏里挥着大刀气势汹汹。这正好也说明,艺术的繁荣根植于平民百姓。

  (作者单位:福建长乐供电公司)


电话直呼
在线客服
在线留言
发送邮件
企业位置
联系我们:
15311449806
15311449184
咨询1
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咨询2
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还可输入字符250(限制字符250)
技术支持: 建站ABC | 管理登录
Insert title here